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孟小冬是一个尘封了几十年的名字,所以欧阳中石先生为万伯翱、马思猛(马思猛是戏剧家马彦祥之子,其祖父是首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合著的孟小冬传题笺为《氍毹上的尘梦》,欧阳老是奚啸伯嫡传,他对孟小冬当然应该是有所知的。现在的年轻人大概根本不知道当年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当然,如果仅看电影《梅兰芳》,那并不能当做信史。
伯翱兄有志于为她立传,我则首先有感于他的勤奋。若干年来,他出版了《元戎百姓共垂竿》、《三十春秋》、《四十春秋》、《五十春秋》等散文随笔集,还创作了《贺龙钓鱼》、《三个少女和她的影子》等影视作品。尤其是他有关体育题材的散文,在文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一直不辍笔耕,甚于利禄之求,对于他而言,远离诱惑,非常难能可贵。他退休后,担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工作繁忙,还写作戏剧名伶的传记,一则得于他对京剧的热爱,二则仍然得于他对文学事业的孜孜追求。近日与王蒙、万云大姑、伯翱兄雅聚,当王蒙先生听说伯翱兄关于孟小冬的传记即将问世,大发感慨云:“伯翱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类似的话,苏叔阳先生也说过。有一次参加伯翱兄体育题材散文研讨会,王光英副委员长发言时竟然涕下:“老大(指伯翱)不容易呀!”这文学之路上的甘苦也许伯翱兄自己心知。
孟小冬这个题材并非易写,她的人生悲剧先凄恻于与梅兰芳的悲欢离合(梅氏实际是纳她为第三房妾),后委身于海上闻人杜月笙的金屋藏娇(第五房小妾),一生芳名,明珠染垢,终息影氍毹,应该是令人惋惜痛心的遗憾!
在独立人格这点上,她不如刘喜奎和袁雪芬。所以历来微辞络绎,台湾甚至有人公开谴责她是梨园罪人。但是以她的才艺,尤其是继承余叔岩的真正衣钵,应该自有公论。晚年课帐收徒,对于余派艺术的传播,未尝不是一件幸事。我看过一些史料,从周恩来到章士钊,都曾劝她归来。我想,倘若她真的渡海来归,晚年的命运是否也如同马连良相仿佛呢!?
所以,为人立传“知人论世”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准则。《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朱熹注《孟子》释为:“论其世,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对于孟小冬这位在中国戏剧史上堪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相媲美的老生,艺术生涯不妨秉笔直书,但其两次作妾的生活经历又无法避讳。进而两次作妾的痛史又直接影响了她的艺术生涯。所以许姬传先生生前曾有文呼吁应该有一本更完备的孟氏传记问世。
孟小冬非高官显爵,可是不惟当事人避讳,他人也要避讳。梅兰芳本人著述《舞台生活四十年》(包括《梅兰芳文集》),只字不提这段孽缘,似乎他与孟小冬的四年恩怨根本不曾发生过。梅先生的儿子梅绍武生前有数十万言的《我的父亲梅兰芳》,当然更不便秉笔直书。他人所著和编撰的梅兰芳传记和年谱均付之阙如。我想,不是编著者不知道,那仍然是为名人讳的思维在作崇。近年来,始有学者如徐城北的《梅兰芳百年祭》有所披露。
在旧时代,戏子属下九流,连应试都不准许,是无社会地位可言的。莫说女伶,即使男伶也受尽污辱。梅兰芳本人在十几岁时的痛史,是所有男伶基本要经历过的,也是戏剧界尽人皆知的。但从来不见有人谈及。作传者,不必过高褒誉,但更不必隐去尘垢,这才是为名人作传应有的准则。
对孟小冬的评价无论如何应该超越旧时代的文人和小报记者。否则,正如鲁迅所不耻的:“文人摇笔则触目惊心”。张大千先生堪称大匠,在各个领域均有造诣。他赠孟小冬诗画,款称“大家”,这不是因为孟小冬亦擅书画,也非孟小冬是女伶老生魁首,是尊重孟小冬。古时尊称女子为“大家”(即“大姑”)。这里张大千喻孟小冬得余叔岩嫡传,比拟续写汉书的班昭。
另外,有则掌故可资兴味,亦不知伯翱兄传记中谈及否?已故的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离开大陆53年后,于1998年返沪,在和平饭店演唱余派韵味的《洪羊洞》、《借东风》,始知他在1949年客港时专拜孟小冬为师,是少数弟之子一。辜振甫先生尝喟:京剧使之人生充满哲理。伯翱兄定会领悟,也相信伯翱兄能够作到“知人论世”,这也是读者的期待。况且,诚如冯其庸先生所说:孟小冬的一生“简直可以说是半部民国京剧史”。对于京剧艺术的普及及研究,亦不无裨益。
书籍目录:
自序
引子
一、冬皇凌空出世
二、锡城首演一鸣惊人
三、“大世界”初遇杜月笙
四、黄金荣争艳走麦城
五、杜月笙其人其事
六、北上求师名扬京津
七、梅党乱点鸳鸯谱
八、小冬患难见真情
九、冬皇重震红氍毹
十、与金少山斗嗓子
十一、一介坤伶愧煞须眉
十二、舞台姐妹的尘梦
十三、拜叔岩立雪余门
十四、恩同父母尊师重道
十五、情感大贤倾囊相授
十六、佛门弟子小冬居士
十七、慧珠拜请冬皇出山
十八、《搜孤救孤》亦成绝响
十九、入住杜门知恩图报
二十、抗战胜利兔死狗烹
二十一、大难临头各奔东西
二十二、香港寓公残阳西下
二十三、遥望上海兔死狐悲
二十四、红颜知己终成眷属
二十五、临终感言妈咪苦
二十六、为延余韵海外传艺.
二十七、互相观摩,惺惺相惜
二十八、大千居士:小冬大家(gu)
二十九、绝艺一身叶落台湾
三十、冬皇之胞妹孟幼冬
三十一、张群赠挽“绝艺贞忱”
三十二、两岸再传冬皇余音
附录一:记者笔下的孟小冬
孟小冬的八次舞台代表作(薛观澜)
巾帼须眉孟小冬(莫陆)
名伶访问记——孟小冬(节选)
满足山河空念远广陵绝响说冬皇(朱向敢)
孟小冬女士逝世三周年感言(李猷)
附录二:京剧中的行当
参阅书目
跋(朱小平)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一、冬皇凌空出世
1907年12月9日,农历丁未年十一月十六日,在上海民国路(今人民路)同庆街观盛里(今观津里)一条弄堂中的普通阁楼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她就是日后红遍大江南北,被广大戏迷誉为“冬皇”的一代坤伶——孟小冬。
相传民间对女子生辰素有“腊月羊,守空房”的说法,为了回避这不祥之兆,其父母改称小冬出生于1908年。而这个中国自古流传深远的命学说法,让这位一代菊坛宗师,终未能逃过这不幸的一劫,在自己的戏剧人生中,演绎了一出“冬皇悲歌”。近年来出版的有关孟小冬的传记中,对其生辰、籍贯众说纷纭,更有甚者,有些作者竞道听途说,煞有介事地演绎出小冬乃孟鸿群领养者之奇谈怪论,扰乱是听。
孟小冬乳名若兰,原籍山东济南府,本名令辉,因生于冬天故取艺名筱冬,后改小冬,晚年自署“凝晖阁主”。
祖父孟七,老徽班出身,学乱弹与昆曲,唱武生兼武净,是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文武老生兼武净艺人。为谋生,一直在长江下游一带跑码头。1860年5月,太平军英王陈玉成以破竹之势,迅速攻占了江浙大部分地区,30岁的孟七参加了太平军,在陈玉成帐下的同春班里任教师。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迂至上海,他带领五个会唱戏的儿子在上海天仙茶园长期演出,与当时丹桂茶园夏月恒父子同为沪上两大梨园世家。19世纪末逝于沪。
大伯父鸿芳,自幼从父学艺,好读书,爱钻研武打的各种荡子、把子及跟头,在丹桂茶园任武打行头。早年的武行头,全凭口头说戏,由孟鸿芳开始,武戏场子才有提纲。他是秃子,嗓子好,会戏颇多,却喜欢唱小丑,后由演武生改丑角。
二伯父鸿寿因为脚跛,不便登台,孟七只得命他学习场面。那时的丹桂茶园,一如其他戏班,梆子、皮簧两下锅(就如当今河北名伶裴艳伶梆子、京剧双艺绝佳),所以武场的打鼓,文场的京胡、梆胡,他们都能打得严实火爆,拉得脆亮高昂,而且他还懂得不少梆子戏,因此上海的一些科班,都争聘他当教师。也许是他太热爱京剧艺术,也许是他要和自己的命运抗争,在民国初年,孟鸿寿硬是跛着脚登上舞台演戏,专演以唱工为主的文丑,并取艺名“天下怪”;在新开张的新新舞台亮相,演出了《拾黄金》、《十八扯》、《财迷传》、《戏迷传》等戏,竟然轰动一时。更出彩的是孟鸿寿十年后,又登上了北平吉祥园的舞台,那天大轴为余叔岩的《打棍出箱》,压轴是朱琴心的《打花鼓》,中轴就是他的《拾黄金》。朱素云的《岳家庄》和俞振庭的《金钱豹》,都排在他前边。后来又演过几场,戏目均列在中轴。一位来自上海的跛脚小丑,能在京剧的圣地北京大出风头,放出异彩,堪称菊坛奇人奇事。
三伯父鸿荣,先向王庆云学武旦,后入小金台科班坐科,地点在六马路(今延安东路、云南路附近)一条弄堂内。原天仙茶园一批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如老孟七、任七、熊文通、陈桂寿等,被聘为兼任教师,艺徒共有60余人。孟鸿荣在坐科期间,主要向父亲学武净、武生,还向大哥鸿芳学老生。他是孟七几个儿子中能传承其父衣钵者,出科后乃放弃武旦,正式改名“小孟七”,在丹桂台及天仙园演出。也常去苏州、杭州,专演文武老生及武净戏。《战长沙·黄忠降汉》、《九更天·代滚钉板》、《定军山·斩夏侯渊》、《战宛城》、《下河东》、《水淹七军》等都是他很有号召力的剧目,每到一地均受到热烈欢迎。1902年在杭州演出《铁莲花》时,剧中的娃娃生就是由刚以“七龄童”艺名登台的周信芳配演。周在戏中滑雪时,竞做了一个“吊毛”的身段,引起小孟七的兴趣,认为这孩子会演戏。所以周信芳成名后在上海新新舞台主演时,常邀小孟七合作。小孟七对周信芳十分佩服,而周信芳对小孟七的红生戏也特别赞赏。小孟七的老生戏也有一定水准,常演的有《徐策跑城》、《乌龙院》、《御碑亭》、《审头刺汤》等,其中丑角张文远、汤勤等均由乃兄鸿芳配演。他串演武旦,跷功也奇佳,这原是他童年时所学。此外,他还能编剧,有不少好戏传世,著名的如《鹿台恨》等。真是多才多艺的戏篓子,无所不能。在孟氏家族中他红得早,享名。当年的老戏迷、剧评家李浮生曾这样撰文评说:“说实在,小孟七乃属实至名归,他的盛名早于麒麟童(周信芳),如若他能多活几年,那么坐南方文武老生把交椅的,很可能是小孟七,而非麒麟童了。”
孟鸿群,孟七之五子,是孟小冬的生身父亲。其秉承父业,攻武净兼文武老生,得到老孟七真传,其《铁笼山》、《收关胜》、《艳阳楼》、《通天犀》等剧目,演来颇具乃父风范。1912年前后,长期在沪与麒麟童合作。在《大名府·玉麒麟》、《宋教仁遇害》、《花蝴蝶》、《要离断臂》等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在《要离断臂》一剧中,名伶汇集,麒麟童饰要离,苗胜春饰伍子胥,而孟五爷(鸿群)饰演的椒壮士,魁梧奇伟,英姿勃勃,牵马饮河,排难解纷,殊有古侠士风。“捉妖”及“酒楼刺要”时,白口做工,激昂慷慨,尤为卓绝。孟鸿群一生中光彩的莫过于能与“伶界大王”谭鑫培配戏。那是1912年年底,已近古稀之年的谭鑫培第五次受聘到沪,演于新新舞台。那时老谭早已香贯梨园,全国已是无腔不学谭了。这次他贴演的全本《连营寨》,指名孟鸿群为其配演赵云。原来谭老早先与老孟七在京都曾合作多年;结为至交,对孟氏父子技艺推崇备至。鸿群那年三十五六岁,身强体壮,绿叶托红花,果然身手不凡,演活了常山赵子龙,受到老谭的称赞。
六叔孟鸿茂,是老孟七续弦所生,与鸿芳、鸿群等为同父异母。亦为小金台科班出身,本工铜锤,倒嗓后,改随大哥二哥习文丑。曾和白牡丹(苟慧生)合演《小放牛》;和老旦泰斗龚云甫配演《钓金龟》;与前四大须生之一的高庆奎合演《戏迷传》;后在南方红极一时。以《拾黄金》、《丑表功》、《八戒盗魂铃》等唱工小丑戏享誉海上。由于他嗓音脆亮,比“天下怪”的二哥更能叫座。19世纪30年代,应丽歌公司邀请灌制《烟鬼叹))唱片两面,以丑角唱[反二黄],规劝世人戒吸鸦片,此尚不多见。该剧为一出时装新戏,与夏月珊、夏月润所演之《黑籍冤魂》题材相类似,说的是一个富家子弟,开当铺为业,为吸鸦片,毒死儿子、气死老母、逼死妻子,伙计纵火毁店卷财而去。这个子弟还不戒烟,致使卖亲生女儿为妓,后沦为乞丐,倒毙街头。配合当时宣传戒烟,有一定进步意义。鸿茂有子,名孟小帆,演文武老生,红极一时。至30年代,弟兄六人殁五存一,只有孟鸿茂健在,常与小冬保持书信往来。
孟小冬的母亲张氏云鹤。孟小冬为家中长女,其二妹孟佩兰适外行人,弟孟学科,原唱花脸,后学武生,在一次练功翻滚中,不慎摔坏了脑子,造成轻度脑震荡,遂改行学做会计。孟学科娶妻何淑纯,生有一女二男,长女孟俊侠,长子孟喜平(俊诚),喜平坐科尚小云办的荣椿社,先学老生,后改花脸。解放后分配到山东济南京剧团。在科班结业汇报演出时,喜平的剧目为《乌盆记》。当时作为喜平的大姑母孟小冬,代表家长应邀出席观看演出。演毕,小冬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以后再也不去看孩子的演出了,原因是太紧张了!坐在下面看孩子演戏,比孩子自己在台上还要紧张十倍。小冬说:“我在下面两个拳头捏得越来越紧,汗水都捏出来了!生怕孩子在台上出错,神经高度紧张,实在吃不消!”学科的次子孟俊泉,花脸演员,他是郝寿臣和裘盛戎的高足,现已年入古稀。退休前是北京青年京剧团团长。妻子王晓临,老旦演员,是李多奎的得意弟子。孟小冬三妹幼冬,自幼过继与仇月祥,亦工老生。1940年随仇到北平组班出演,亦博美誉。
冬皇一出世就被包围在浓郁的京剧氛围中。孟氏门中三代共出了九位皮簧戏、京剧名角,堪称梨园世家。
那年头,伶人生活艰难,他们为了生存,每到一处都要倚靠地方权贵捧场,才能搭台唱戏,受到权贵们层层的盘剥和歧视,被视为玩偶。他们大多居无定所,为卖艺求生而走遍天涯,飘泊四海为家,人们称呼这些以唱戏卖艺为生的伶人为“戏子”。他们是被有钱人消费的特殊的群体。孟小冬自然别无选择地走上了艰辛的伶人之路,也同样免不了饱尝伶人的屈辱和心酸。5岁那年,刚刚记事的小冬,每日天不亮就被父亲带到上海老城乡古城墙上调嗓子练功,教她学习老生唱段;6岁就跟着父亲跑码头。孟小冬天生资历聪慧,相貌秀丽端庄,颇有男生气质。7岁那年随父赴无锡演出,即登台扮演娃娃生,她次感受到数百人的目光聚焦到自己一身时的一种莫明的快乐和兴奋。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内容简介:孟小冬是一个尘封了几十年的名字,所以欧阳中石先生为万伯翱、马思猛(马思猛是戏剧家马彦祥之子,其祖父是首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合著的孟小冬传题笺为《氍毹上的尘梦》,欧阳老是奚啸伯唯一嫡传,他对孟小冬当然应该是有所知的。现在的年轻人大概根本不知道当年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当然,如果仅看电影《梅兰芳》,那并不能当做信史。
伯翱兄有志于为她立传,我则首先有感于他的勤奋。若干年来,他出版了《元戎百姓共垂竿》、《三十春秋》、《四十春秋》、《五十春秋》等散文随笔集,还创作了《贺龙钓鱼》、《三个少女和她的影子》等影视作品。尤其是他有关体育题材的散文,在文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一直不辍笔耕,甚于利禄之求,对于他而言,远离诱惑,非常难能可贵。他退休后,担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工作繁忙,还写作戏剧名伶的传记,一则得于他对京剧的热爱,二则仍然得于他对文学事业的孜孜追求。近日与王蒙、万云大姑、伯翱兄雅聚,当王蒙先生听说伯翱兄关于孟小冬的传记即将问世,大发感慨云:“伯翱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类似的话,苏叔阳先生也说过。有一次参加伯翱兄体育题材散文研讨会,王光英副委员长发言时竟然涕下:“老大(指伯翱)不容易呀!”这文学之路上的甘苦也许伯翱兄自己最心知。
孟小冬这个题材并非易写,她的人生悲剧先凄恻于与梅兰芳的悲欢离合(梅氏实际是纳她为第三房妾),后委身于海上闻人杜月笙的金屋藏娇(第五房小妾),一生芳名,明珠染垢,终息影氍毹,应该是令人惋惜痛心的遗憾!
在独立人格这点上,她不如刘喜奎和袁雪芬。所以历来微辞络绎,台湾甚至有人公开谴责她是梨园罪人。但是以她的才艺,尤其是继承余叔岩的真正衣钵,应该自有公论。晚年课帐收徒,对于余派艺术的传播,未尝不是一件幸事。我看过一些史料,从周恩来到章士钊,都曾劝她归来。我想,倘若她真的渡海来归,晚年的命运是否也如同马连良相仿佛呢!?
所以,为人立传“知人论世”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准则。《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朱熹注《孟子》释为:“论其世,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对于孟小冬这位在中国戏剧史上堪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相媲美的老生,艺术生涯不妨秉笔直书,但其两次作妾的生活经历又无法避讳。进而两次作妾的痛史又直接影响了她的艺术生涯。所以许姬传先生生前曾有文呼吁应该有一本更完备的孟氏传记问世。
孟小冬非高官显爵,可是不惟当事人避讳,他人也要避讳。梅兰芳本人著述《舞台生活四十年》(包括《梅兰芳文集》),只字不提这段孽缘,似乎他与孟小冬的四年恩怨根本不曾发生过。梅先生的儿子梅绍武生前有数十万言的《我的父亲梅兰芳》,当然更不便秉笔直书。他人所著和编撰的梅兰芳传记和年谱均付之阙如。我想,不是编著者不知道,那仍然是为名人讳的思维在作崇。近年来,始有学者如徐城北的《梅兰芳百年祭》有所披露。
在旧时代,戏子属下九流,连应试都不准许,是无社会地位可言的。莫说女伶,即使男伶也受尽污辱。梅兰芳本人在十几岁时的痛史,是所有男伶基本要经历过的,也是戏剧界尽人皆知的。但从来不见有人谈及。作传者,不必过高褒誉,但更不必隐去尘垢,这才是为名人作传应有的准则。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无广告(372+)
- 种类多(335+)
- 下载快(582+)
- 体验还行(523+)
- 目录完整(216+)
- 书籍完整(378+)
- 微信读书(69+)
- 无漏页(314+)
- 全格式(65+)
- 内容齐全(439+)
- 五星好评(65+)
下载评价
- 网友 居***南: ( 2025-01-12 22:39:2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田***珊: ( 2025-01-04 01:02:01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孙***夏: ( 2024-12-30 13:10:22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屠***好: ( 2024-12-26 22:06:47 )
还行吧。
- 网友 宫***玉: ( 2025-01-13 18:33:05 )
我说完了。
- 网友 隗***杉: ( 2025-01-07 12:38:12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饶***丽: ( 2024-12-22 20:52:20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师***怀: ( 2025-01-13 19:15:40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寿***芳: ( 2025-01-06 13:10:41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通***蕊: ( 2024-12-24 20:43:21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增广贤文·格言联璧诵读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申论全真模拟预测试卷(2021全新升级版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一切皆过客:生啊死啊时间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社会保障研究2016年.第2卷:总第24卷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太喜欢神话了!世界众神全书:希腊神话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少年帝王传:少年赵匡胤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国际财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中国教育改革回溯与前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F8 Audit and Assurance (INT) F8 审计与认证业务(国际版)练习册 ACCA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 电子琴练习曲精选(第2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