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阅天地 -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情绪与需要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0 03:56:35

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情绪与需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情绪与需要精美图片
》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情绪与需要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心理治疗核心概念系列丛书——情绪与需要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1116179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9
  • 页数:159
  • 价格:13.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03:56:35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代表人物、年代、核心哲学来区别心理治疗流派,关注心理治疗的情绪模式。我们采用这种方式作为探索情绪的框架,本身就是心理治疗,也就是说心理治疗的不同流派反映了情绪的不同分化形式。

不同观点的复杂性既反映了情绪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心理治疗所需努力的复杂性。如果心理治疗不兼顾这个多元性,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代表人类生活的情绪和需要的多样性。

督导关系和治疗关系之间的相似过程,证明需要重视情绪。尤其当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关系更加公开时,被督导者害怕在督导中被耻笑或暴露脆弱,督导者要有相应的协调。


书籍目录:

第1章 需要和情绪

引言

理性与感性

需要、情绪及表现形式

治疗任务

文化中的需要和情绪

小结

第2章 情绪起源

引言

联盟阶段

初次晤谈

依恋、丧失和协调:早年焦虑的动力特征

创伤、失败和虚无

与苏珊共情失败:爱与恨

内心和环境因素

情结和叩结

集体和文化的情绪和需要

小结

第3章 情绪的互动

引言

危险的联络

觉察改变的需要和动机

进入社会化世界

调适与释放

与假性自体互动

脱掉假性白体

通过真诚的觉察培养情绪的识别能力

激活情绪和需要:内疚、体面和耻感

权力、性欲与性能力

权力、权威与认同

苏珊面对苏珊

小结:社会自我

通过交流达到情绪成熟

第4章 情绪的升华

引言

前个人与超个人的需要和情绪

中年:焦虑、悲伤和意义

不顾一切寻找苏珊

启动、降落和阈限

绝望、憎恨和爱

情绪与需要:治疗关系的特征

爱、性爱和心灵

轮回

小结

第5章 情绪与整合

引言

总结

理论解构

结尾:情绪和需要日臻完善

对培训和督导的启示

 尾声:一种解构对话

推荐阅读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第1章 需要和情绪

 引言

情绪(emotions)是什么呢?当我们怒火中烧时,当我们自己克服了对他人的恨或爱时,我们是对什么样的需要(needs)产生了反应呢?当我们喜欢的东西爱而不得,或者当我们痛失所爱时,情绪会影响我们的理性判断。人类通过强烈的情绪信息发生如此强烈的相互作用,、以至于我们的意识只能服从。在一次与陌生人具有情绪色彩的邂逅以后,我们可能忘记了对方的面孔,但是却记住了彼此之间的情感。在比赛获胜的兴奋消失以后,我们的回忆还可唤起相似的激动感觉。

实际上,情绪与人类生活深层的、重要的现实错综地联系着,数千年来已成为艺术领域尤其是文学和音乐的研究对象。在最近一个世纪,情绪成为了心理探索的核心。例如,弗洛伊德(Freud 1921)写道:“如果我们只是治疗记忆和观念,那么我们只停留在表面。在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情绪。所有精神力量只有通过适当唤醒情绪才具有意义”。

那么情绪到底是什么呢?它们与感受(feelings)有何不同?情绪与需要、欲望之间究竟有何种联系呢?然而这让人很难给出明确的回答。有多少心理学理论家和学术流派,就有多少对这些概念的定义和解释。区别概念、用来表达体验(experience)的语词以及体验本身并不容易。这些也是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理论家多年来争议的问题。事实上,早在1950年,有人对描述“感受”和“情绪”的文字就做了回顾:“书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我们还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甚至没有对感受和情绪给出一致的定义”(Zinkin1954:91)。与此同时,佐沃(Drever 1952)在他编写的心理学词典中认为,情绪的概念是一致的,但情绪的理论却存在着差异。

也许情绪和需要的确难以具体化,但理性要求将所知道的东西明确化。虽然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关于情绪、需要、欲望和感受的内容,但是仍有未知的部分。词典对于情绪现象的复杂性也只是管中窥豹。《牛津英语词典》(1996)对情绪的定义是“一种强烈的心灵和本能感受,像爱或恐惧”。感受的定义(直到1771年才在词典中出现)是“特殊的情绪反应”。希尔曼(Hill—mail[1972],1997:269)认为:

情绪是总的精神活动;感受可以掌握,而情绪经常部分地超越自我的控制。在情感发展不充分的个体中,如果潜意识感到不适应,感受会变得情绪化,因为它受潜意识的影响,因此具有象征意义。在我们文化中,感受的功能及其产物是被忽视的。感受事实上变成了情绪。因此,这两个概念在理论上的混淆(尤其是弗洛伊德学派)的确反映了现实的状态。

由此而来,伍德曼(Woodman 1985)表示情绪支持感受,但不同的是,情绪是在情结决定下产生的情感性反应。她认为感受评价事物的价值。因此,在理解这两个词时,又引入了一个语义学复杂的词“情感(affect)”。霍克(Hauke 2000)在分析情感和现代性时,用意义相同的术语,把情感描述为一种结构,“被文化和历史塑造,一随时随地发生改变”。他试图定义感受、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引导我们去了解荣格心理学及其心理类型的理论。他观察到,虽然在英文中感受和情绪可以互换,但是荣格用的感受一词与情绪和情感不是同义词。从荣格的意识四个功能来看,感受是“判断和评价一个可知觉客体时的活动”(Hauke 2000:232)。

基于对这些术语的简单回顾,我们可假定,感受是对情绪反应产生的有意识、同质、差异化的表达,而这种情绪反应是很原始、本能(经常是潜意识的)、不能很好地被理解的。由此可以断定,感受是不同于潜意识和身体的,它们更加社会化,并且来源于个体人格中适应文化和社会的那部分。因此,如果没有为它们命名,我们很难了解我们的“感受”。然而,与感受不重叠的情绪,确实有生理成分(很少认知成分),与我们的动物表兄弟具有共性,比如恐惧(Bleakley 2000)。

类似还有需要、需求(wants)、欲望的概念。这些词看起来是密切相关的。欲望经常与不满足的渴望有关,是最基本的动机。其对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弗洛伊德(1923)提出的本我(id)概念有关。欲望总是带有紧迫感、占有和消受感。通过与情结、亚人格(sub—personality)之间相互作用,欲望被转换成不同的需要,但此阶段需要的本质还处于潜意识中。而需求像感受一样,属于意识,它是一种低差异化但更具有本能色彩的需要在意识中的表现形式。治疗师在处理一个人的“需求”时,还要处理他的“需要”和“欲望”。治疗师在处理“感受”时,也还要处理产生它的来源——情绪。依据现象学术语,我们回到事物本身(Heidegger 1972)。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初始的陈述,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更好地理解概念和体验所指的内容之间的区别,更加清晰地明了本书于不同情景下所使用的这些术语。

  霍克(2000)认为很难想象精神分析初期没有情感这个概念。尽管是以情绪、需要以及它们与潜意识症状的联系为中心,在这点上逻辑思维无法予以测量,但是科学方法还是有的,时到今日,这些方法被用来理解情绪。有几个关于如何把情绪抽象的科学问题,其中之一是,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提炼出精髓。例如弗洛伊德(1905)对笑话(joke)的分析,认为大多数笑话是异乎寻常地缺乏乐趣(unfunny)。弗洛姆(Fromm 1995)在评论抽象过程时,不仅描述了情感与智力的分裂,而且描述了社会教化在假性情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相信我们感受的一些东西,事实上我们并没感受——只是因为我们追随建议、公众观念等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有一种感受事物的“思维”,多数人不能区分真实的感受。

  希尔曼(1971)论述到“我们处于迷茫的状态中,不知道如何去感受,在什么地方感受,为什么感受,甚至即使我们感受到了”。所以毫不稀奇,古勒曼(Gloe-man 1996)的《情商》成为全球畅销书。古勒曼在书中承认人类情绪的主观性并开始了个人化的过程。这是去个人化的必然结果,通过这个过程,人才成为抽象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人在情绪上被客观化了。

然而,古勒曼仍陷入想用现代主义框架来处置情绪的陷阱中。有些事情在文化和历史都根深蒂固受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客观化)科学范式影响的社会中,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反常的是,主观性在去人格化的情景(eontext)下被加上了框架,客观化的层次把自己隐藏在情景后面。当代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挑战传统科学模式的立场,不仅赞同主观性和个人化(个体的情绪、需要和动机是情景),而且承认,在多重事实和现实情景中,差异性和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范式鼓励解构隐藏的层次和语言,对要讨论的主题和整个心理治疗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含义。其中一些内容已经被理论家比如拉康(1977)所接受。

 理性与感性

本书中出现的话题之一是理性与情绪的分裂,它代表了西方的学术思想。这种看世界的方式有偏差,如同一个孩子不能忍受两极的张力(比如父母既宠爱又严厉)。我们倾向于分裂这两个现象。两者真正需要的是和谐,这样可以允许它们之间存在联系但又分化,显示了西方人的心理存在系统和个体的发展。这种没有冲突的差异共存,承认了情绪、人格和心理治疗流派的多样性。不同心理治疗流派对待理性和感性的方式不同。

暂且把“情绪”是否只是一个语言术语放在一边,如果情绪具有任何超越语言的客观现实性(Shweder 1994),那么就不难看到会有些人主张试图通过科学在这些混乱的地方建立秩序。古勒曼(1996)写道:“那些受冲动控制、缺乏自控的人出现道德缺乏:控制冲动的能力是意志和品质的基础”。如果科学界的目的是征服难以控制的自然界,这是意志与欲望危险的两极化。最好听听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1891)有力的提醒:“情绪的优点是会使我们误入歧途”。

在这本书中,我们尽量把情绪和需要的现象展现出来,希望能真实评价这些心理的“灰姑娘”。与此系列的其他书不同的是,本书通过代表人物、年代、核心哲学来区别心理治疗流派,关注心理治疗的情绪模式。我们采用这种方式作为探索情绪的框架,本身就是心理治疗,也就是说心理治疗的不同流派反映了情绪的不同分化形式。这种修正或换个说法与詹姆斯(James[1894]1950)论述的词形变化一样,而且最近霍克(2000)指出的“精神分析对情绪的关注使潜意识理论成为必要”。

反思对情绪的分析,我们尽量不根据自己的情绪意向、欲望和盲目来对情绪分类,而是通过分析不同流派,来说明他们的理论如何呈现出情绪的不同侧面。打开不同流派的基本假设和随后用来理解、处理情绪和需要的途径,这种反思性检查方法既是一种用发展的观念对不同情绪进行构造的工具,也是一面反映心理治疗自身现象的镜子。因为心理治疗实践是治疗过程和来访者生活事件之间反思性的活动,所以我们的关注点徘徊于影响来访者的情绪——包括对情绪、需要尽可能的理解——和作为情绪表达的心理治疗之间。

 需要、情绪及表现形式

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随者们尝试将情绪和需要的强烈体验定位于躯体。情绪被解释为生理(出汗)、化学(心率加快)或激素改变(性兴奋)的结果。虽然躯体反应是一种广泛情绪反应中的某一部分,但是现代研究表明,情绪如何通过神经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应激”行为,这一过程很少受意识的支配。然而,由于许多躯体反应紧随着即刻的情绪体验出现,这就很难把神经或生理活动看作是唯一的原因(Goleman 1996;Hauke 2000)。事实上,对这一领域历史的研究表明,情绪是联系心理和躯体的重要概念,在心身(psychosomatic)医学里具有重要的作用(Martin1997)。最近艾克曼和戴维森(Ekman和Davidson 1994)声称不同文化中存在着某些基本的情绪,如恐惧(fear)、愤怒(anger)、悲伤(sadness)、快乐(happiness)、厌恶(disgust)和惊奇(surprise),并且具有功能进化的好处。虽然古勒曼(1996)想辩论情商的价值,但是他声称神经科学能权威性地回答关于“最非理性的、紧迫又令人困惑的心灵问题”,从而使得情绪和理性之间的分裂保留下来,而且更令人吃惊的是,他认为神经科学能够“精确地绘制出人类的心灵”。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想把情绪定位于身体的某个特殊部位,即大脑(无论是边缘系统还是杏仁核、海马)的欲望,丝毫不能解释我们对体验所赋予的意义。正如马替冉纳和万瑞拉(Maturana和Varella1980)所述,“由于自我意识和语言领域通常不是神经生理现象,因此也不可能用兴奋、抑制、网状系统和信号或其他神经生理词语来解释”。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自己和身体分离,单纯作为内部现实来治疗情绪。但是我们不能只通过神经和生理原理来解释情绪的复杂性和微妙的意义。本书认为情绪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在有关系的情景下产生的。即使是更原始的情绪,如与杏仁核传出的重叠信息有关的战斗(fight)、害怕(fright)、逃跑(flight)等,也发生在有关系的情景或情况下。

如前所述,具有医学背景的弗洛伊德想把情绪和其他的心理活动,作为本能冲动(instinctual impulses)的结果来定位于躯体之中。情绪作为一种本能的形式,符合他在1905年提出的性欲是心理基本动力的观点。因此在早期,情绪被看成是原始性欲,后来弗洛伊德引入死亡焦虑作为另一种基本动力。他的追随者提炼出他关于不同情绪分类的观点,从而与他对心理的局部解剖学观点保持一致。们把情绪看成是来源于自我和本能、自我和超我(supere-go)的冲突,而不是单纯来源于躯体(如Hillman[1972]1997:56—9)。希尔曼([1972]1997)描述道:荣格认为情绪具有品质、特征和动力能量。情绪的这种模式对体验的主体具有特殊价值。荣格把情绪之源称为“情结(complex)”,它包括本能的和原型的模式。从原型的观点(认为情绪是不能还原的和超越人类一切限制的)来看,情绪是俗世生活的主题。

  有趣的是,现代人对情绪的研究(Ekman和Davidson1994)似乎忽略了早期罗润茨(Lorenz 1996)、丁伯根(Tinbergen 1995)和鲍尔比(Bowlby 1980)的人类文化学的途径,他们关注现象发生的情景。相反,丕替力(Pi—ontelli 1992)和其他对胎儿和新生儿行为感兴趣的心理分析研究者遵循人类文化学的方法,采用自己经过培训的内部反应作为观察者。丕替力(Piontelli 1992)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认为母亲对孩子在胎儿期和出生后的反应都会影响孩子大脑成熟。在第4章里我们会进一步探讨这些观点,我们会把情绪领域的概念看作是相互作用的整体,处于其中的每个人都是积极的给予者,具备在任何时间都能被激活的潜能(这与量子场没什么不同)。

治疗任务

从弗洛伊德开始,心理治疗的本质就是情绪。但弗洛伊德称之为驱力。从传统来说,许多心理治疗流派都把识别情绪作为主要任务和过程,并认为来访者至今没有满足情绪需要,在信任环境中把心理事件重新内化。也就是说,治疗联盟的重点之一就是认识与来访者内心活动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治疗师有一定程度的内化。例如认知行为学派倾向于强调理性和逻辑,倾向于发现负性情绪。从这个观点来看,动机被描述成以目标为导向或通过正强化来学习(Skinner 1953,Richards and McDonald 1990)。传统精神分析观点认为动机缺乏或害怕痛苦会破坏病人在治疗中应承担的义务,同时治疗师产生的强烈情绪反应会使治疗空间(therapeutic space)变得不安全和不恰当。因此病人和治疗师都应该了解需要、动机和情绪反应。

正如心理治疗关注痛苦和心理病理(对痛苦的研究)一样,我们会看到一些情绪从“伤口(wounding)”中浮现出来,特别是当切开那些与我们捆绑在一起,组成凝结的、原始的、本能的伤口时。这些痛苦的体验会挑战自我或自然形成的个性,这种挑战使我们从伊甸园的天真状态中分化出来,之前只是躯体分化,情绪并没有分离。伊甸园外面的现实震惊了亚当,他如同一个孩子失去了全能(om—nipotence),辛酸地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像上帝一样)保护的世界。这种失落和伴随的幻灭(disillusionment)是情感和爱等许多情绪起源的范式,也是反思性知识产生的范式。

  与伊甸园神话相似,普赛克(Psyche)和厄洛斯(E-ros)的故事讲述提 ,普赛克并没有看到厄洛斯。她的爱是盲目的,也不允许她看见。一位充满妒忌(jialous)的姐妹扮演了邪恶角色,令她觉醒,于是普赛克打破了自己潜意识的束缚,点灯看了厄洛斯。

  ……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研究“情绪与需要”的专著,书中通过代表人物、年代、核心哲学来区别心理治疗流派,关注心理治疗的情绪模式。作者采用这种方式作为探索情绪的框架,本身就是心理治疗,也就是说心理治疗的不同流派反映了情绪的不同分化形式。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情绪与需要》是关于研究“情绪与需要”的专著,书中通过代表人物、年代、核心哲学来区别心理治疗流派,关注心理治疗的情绪模式。作者采用这种方式作为探索情绪的框架,本身就是心理治疗,也就是说心理治疗的不同流派反映了情绪的不同分化形式。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txt(447+)
  • 快捷(511+)
  • 下载速度快(190+)
  • 无多页(648+)
  • 图文清晰(102+)
  • 字体合适(284+)
  • 服务好(242+)
  • 种类多(239+)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玉: ( 2025-01-18 23:23:40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辛***玮: ( 2025-01-01 15:36:50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习***蓉: ( 2024-12-26 01:48:33 )

    品相完美

  • 网友 游***钰: ( 2025-01-03 05:52:44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陈***秋: ( 2024-12-23 07:47:48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孔***旋: ( 2024-12-23 05:23:25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堵***洁: ( 2025-01-05 18:35:53 )

    好用,支持

  • 网友 田***珊: ( 2025-01-14 16:26:08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居***南: ( 2025-01-19 15:06:28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戈***玉: ( 2024-12-30 02:25:11 )

    特别棒

  • 网友 敖***菡: ( 2025-01-04 02:41:56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