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铸造及实型铸造技术手册 第2版+铸造合金熔炼配料计算+熔模精密铸造实践+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书 mobi 在线

消失模铸造及实型铸造技术手册 第2版+铸造合金熔炼配料计算+熔模精密铸造实践+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精美图片
》消失模铸造及实型铸造技术手册 第2版+铸造合金熔炼配料计算+熔模精密铸造实践+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消失模铸造及实型铸造技术手册 第2版+铸造合金熔炼配料计算+熔模精密铸造实践+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1166404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3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62.4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0 03:57:24

内容简介:

9787111664048 9787122265197 9787111621164 9787122199133 9787111526605 9787122241481

书名: 消失模铸造及实型铸造技术手册 丛书名:

条码: 9787111664048 印次: 2-1

ISBN: 978-7-111-66404-8 书代号: 66404

作者: 主 编 邓宏运 王春景 副主编 世河 章 舟 相关书目 译者:

编辑: 陈保华 高依楠 版别: 机械工业

单价: 189.00元 出版日期: 2020.11

字数: 1283千字

消失模铸造STMMA应用技术

ISBN:9787122265197

定价49元

所属分类:

图书>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编辑推荐

《消失模铸造STMMA应用技术 》 注重实用,指导生产:紧密结合车间生产实际需要,依据铸件特性说明STMMA的制作工艺和注意事项。

(2)容纳新成果、新技术:参考国标以及部分企业国标的铸件生产实践,为读者全面介绍STMMA方面实用可行的新工艺、新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紧密结合铸造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全面介绍了STMMA消失模铸造技术涉及的原辅材料、设备、工艺及铸件应用实例;重点说明了STMMA模样的制作与应用,给出了提高铸件质量的新工艺、新材料、作细则和专项技术;书中许多生产实例可以直接用于生产实践,尤其是书中关于铸件缺陷的形成原因与预防措施的总结,都是来源于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可供读者实践中借鉴。

本书可供铸造领域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企业技术工人参考。

目录

1章消失模铸造STMMA模样001

1.1白模粒料概述001

1.1.1STMMA共聚珠粒性能001

1.1.2STMMA共聚树脂模样成型002

1.1.3STMMA材料的安全数据004

1.1.4STMMA模样专用料的应用005

1.1.5模样常见缺陷及防止006

1.2生产优质模样的五要素007

1.2.1模样材料007

1.2.2设备和模具008

1.2.3理想的能量来源——蒸汽008

1.2.4工艺控制——工艺管理009

1.2.5人为因素——人员管理009

1.3STMMA预发、熟化、成型控制010

1.3.1预发熟化、成型控制标准010

1.3.2模样干燥作规程010

1.3.3优质模样的7大指标011

1.4STMMA常见应用问题及解决方法014

2章STMMA模样制作017

2.1模样制作工艺流程017

2.2模样原材料018

2.2.1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珠粒018

2.2.2EPS模样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018

2.2.3可发性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共聚树脂019

2.2.4共聚树脂STMMA主要技术指标020

2.3模样制造020

2.3.1预发泡020

2.3.2预发泡珠粒的熟化022

2.3.3模样的发泡成型022

2.3.4发泡成型模具025

2.3.5模样成型设备027

2.3.6模样的干燥与稳定化029

2.3.7模样的组装030

2.3.8泡沫塑料模样的加工成型038

2.3.9泡沫塑料模样的质量检验039

3章模具设计与制作042

3.1泡沫塑料模样的三维造型043

3.1.1对泡沫塑料模样的工艺审定043

3.1.2三维造型时起模斜度的确定045

3.1.3三维造型时加工余量的确定045

3.1.4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三维造型中的应用045

3.1.5模样的分片与粘接047

3.2模具设计050

3.2.1收缩率050

3.2.2模具的型腔数量051

3.2.3模具充料口设计051

3.2.4分型面的设计055

3.2.5芯块和抽芯机构设计057

3.2.6成型模具的镶块设计058

3.2.7锻铝模具毛坯的三维构造059

3.2.8消失模铸造模具毛坯的三维设计060

3.2.9手动拆装模具的结构设计061

3.2.10机动开合模具设计064

3.3模具的加工制造和装配067

3.3.1模具材料的选择067

3.3.2模具型腔加工067

3.3.3模具的透气结构068

3.3.4模具的装配069

3.4模具的安装和调试069

3.4.1模具在成型机上的安装069

3.4.2模具的密封071

3.4.3设备管道与模具接口设计071

3.4.4模具的调试072

3.5模具的维护保养072

3.5.1手工拆装模具的维护保养072

3.5.2普通机模的维护保养073

3.5.3自动机模的维护保养074

4章涂料075

4.1消失模铸造涂料的技术要求075

4.2消失模铸造涂料的种类076

4.3消失模铸造涂料的主要组成077

4.4消失模铸造常用的涂料配方078

4.5配制STMMA涂料注意事项080

4.6常用消失模铸造涂料搅拌机080

4.7涂料性能测试081

5章消失模铸造工艺083

5.1消失模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083

5.1.1消失模铸造工艺方案制定原则083

5.1.2消失模铸造工艺设计主要内容083

5.1.3铸件结构的工艺性084

5.1.4工艺参数选择085

5.1.5浇注工艺086

5.2消失模铸造浇注系统087

5.2.1浇注位置的确定087

5.2.2浇注方式的确定088

5.3冒口及保温发热冒口092

5.3.1消失模铸造冒口设置原则092

5.3.2冒口的作用092

5.3.3冒口的种类和形状092

5.3.4冒口计算及放置093

5.3.5冒口的安放位置093

5.3.6保温发热冒口094

6章消失模铸造(STMMA)铸件质量控制096

6.1消失模铸造铸件的质量控制096

6.1.1白模的质量控制096

6.1.2涂料成分和质量控制098

6.1.3铸件的材料和化学成分控制099

6.1.4金属液的熔炼与浇注技术099

6.1.5负压099

6.1.6造型作099

6.1.7铸件结构变化和铸造工艺的选择100

6.1.8铸造设备和工装的选择100

6.1.9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的细致影响100

6.1.10其他因素的影响101

6.1.11白模检验101

6.1.12浇冒口粘接质量检验101

6.1.13消失模铸件的检验101

6.2消失模铸造缺陷防止102

6.2.1EPS白模常见的缺陷及防止102

6.2.2STMMA白模或模样常见的缺陷和防止108

6.2.3消失模铸造特有的缺陷及防止109

6.2.4消失模铸造、实型铸造和砂型铸造类似的缺陷和防止118

6.2.5铸铁件铁液不当产生缺陷及防止126

参考文献128

铸造工艺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总结作者多年来从事铸造工艺学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全书共分金属与铸型材料的相互作用、粘土型砂、有机粘结剂砂、浇注系统、冒口及冷铁、铸造工艺设计等6章。本书紧密结合航空工业铸造生产的特点,以铝、镁合金铸造为主,同时兼顾了铸钢和铸铁的铸造工艺。本书在内容上强调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尽可能反映*新科研成果,在叙述上由浅入深,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可作为以铝、镁等轻合金铸造为主的航空航天高等院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的教材,也可供其他高等院校铸造专业师生和从事铸造专业工作的科研、生产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编者前言

绪论1

0.1铸造生产的概念、特点及其重要性1

0.2我国铸造技术的发展2

0.3砂型铸造方法的分类及发展5

0.4本课程的内容及要求7

1章金属与铸型的相互作用8

1.1概述8

1.2金属与铸型的热作用9

1.2.1金属对铸型的加热及铸件的冷却9

1.2.2铸型湿分的迁移和强度变化11

1.2.3铸型体积的变化14

1.2.4夹砂16

1.3金属与铸型的机械作用20

1.3.1金属液对铸型表面的冲刷作用20

1.3.2金属液对铸型表面的动压力和静压力20

1.3.3铸型的机械阻碍应力21

1.4金属与铸型的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21

1.4.1燃烧22

1.4.2黏砂23

1.4.3侵入性气孔25

1.5铸渗现象28

习题28

2章黏土型砂29

2.1概述29

2.2铸造用原砂29

2.2.1石英质原砂29

2.2.2非石英质原砂30

2.2.3铸造用砂的基本要求 35

2.2.4铸造用砂的颗粒组成 37

2.2.5铸造用砂的颗粒形状 37

2.2.6铸造用砂的分类、表示方法 38

2.2.7宝珠砂的应用*39

2.3铸造用黏土41

2.3.1黏土的矿物成分41

2.3.2黏土的矿物结构42

2.3.3黏土的黏结机理45

2.3.4黏土的受热变化52

2.3.5黏土的质量及种类的鉴别52

2.3.6黏土的合理使用54

2.4黏土型砂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55

2.4.1概述55

2.4.2影响黏土型砂性能的主要因素56

2.4.3型砂的强度理论56

2.4.4黏土型砂的主要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58

习题66

3章有机黏结剂砂67

3.1概述67

3.1.1砂芯的作用67

3.1.2对砂芯的要求67

3.1.3砂芯的分级68

3.1.4砂芯黏结剂的分类69

3.1.5砂芯黏结剂的选用70

3.1.6制芯方法的类别及其发展70

3.2油砂和合脂砂71

3.2.1植物油及油砂71

3.2.2合脂砂77

3.3合成树脂砂80

3.3.1壳芯(型)砂80

3.3.2热芯盒法树脂砂85

3.3.3温芯盒法89

3.3.4自硬冷芯盒法树脂砂90

3.3.5气硬冷芯盒法树脂砂99

习题104

4章浇注系统105

4.1概述105

4.1.1液态金属在浇注时的特性105

4.1.2对浇注系统的要求106

4.2液态金属在浇注系统中的流动情况107

4.2.1液态金属在浇口杯中的流动情况107

4.2.2液态金属在直浇道中的流动情况111

4.2.3液态金属在横浇道中的流动情况114

4.2.4液态金属在内浇道中的流动情况122

4.3浇注系统的类型及应用范围122

4.3.1按金属液引入铸件型腔的位置分类122

4.3.2按浇注系统各单元截面面积的比例分类128

4.4液态金属引入位置的选择129

4.4.1概述129

4.4.2选择液态金属引入位置的原则130

4.5浇注系统的截面尺寸计算132

4.5.1按流体力学近似计算——奥赞公式132

4.5.2反推法确定浇注系统截面尺寸140

4.5.3缝隙式浇注系统的设计142

4.5.4浇口杯尺寸的确定144

4.6浇注系统大孔出流理论及设计144

4.6.1浇注系统截面比与内浇道出流速度的关系145

4.6.2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单元浇注系统大孔出流研究148

习题154

5章冒口及冷铁155

5.1概述155

5.2冒口的作用、种类及对它的要求155

5.2.1冒口的作用156

5.2.2对冒口设计的要求156

5.2.3冒口的种类157

5.3冒口位置的选择159

5.3.1冒口的补缩原理160

5.3.2冒口位置的选择165

5.4冒口尺寸的计算167

5.4.1比例法167

5.4.2公式计算法171

5.4.3模数法173

5.4.4三次方程法174

5.4.5补缩液量法174

5.4.6评定冒口补缩作用的方法175

5.5铸铁件实用冒口177

5.5.1铸铁的体收缩177

5.5.2实用冒口设计法177

5.5.3铸铁件的均衡凝固技术180

5.6特种冒口184

5.6.1提高冒口补缩效率的方法184

5.6.2易割冒口187

5.7冷铁及铸筋188

5.7.1冷铁的作用189

5.7.2冷铁材料191

5.7.3冷铁的设计191

5.7.4铸筋196

习题196

6章铸造工艺设计197

6.1概述197

6.1.1设计依据197

6.1.2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与程序198

6.1.3铸件的试制工作198

6.2产品零件的铸造工艺性分析199

6.2.1零件技术要求的铸造工艺性分析199

6.2.2铸件结构工艺性分析200

6.3铸造工艺方法的选择210

6.3.1铸造方法的选择210

6.3.2砂型铸造方法的选择213

6.4铸件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214

6.4.1选择铸件浇注位置的主要原则214

6.4.2铸型分型面的选择216

6.5铸件机械加工初基准和划线基准的选择219

6.6铸造工艺设计的主要参数221

6.6.1铸件机械加工余量221

6.6.2铸件工艺余量222

6.6.3工艺补正量223

6.6.4铸造斜度224

6.6.5铸件线收缩率225

6.7砂芯设计225

6.7.1确定砂芯形状、个数225

6.7.2芯头的设计226

6.8铸型通气方法和砂型内框尺寸230

6.8.1铸型的通气230

6.8.2砂箱内框尺寸的确定230

6.9铸造工艺技术文件的绘制231

6.9.1铸造工艺图的绘制231

6.9.2铸件图的绘制231

6.9.3铸型装配图的绘制234

6.9.4铸造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的编制234

习题237

参考文献238

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从铸造工程实际出发,全面介绍了砂型铸造工艺设计原理和方法以及砂型铸造生产中常用铸造工艺装备的设计方法,具体包括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铸造工艺参数及其选择,砂芯设计,浇筑系统设计,冒口设计,冷铁、拉筋和出气孔设计,铸型装配及铸造工艺设计实例,铸造工装设计等内容。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图表、数据和工程实例,可供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参考,也可用作高等院校铸造专业的教材。

目录

第1章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1.1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

1.1.1铸造工艺设计的依据

1.1.2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1.1.3铸造工艺符号及其表示方法

1.2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1.2.1从避免铸造缺陷方面确定铸件的合理结构

1.2.2从简化铸造工艺方面确定铸件的合理结构

1.3造型和制芯方法的选择

1.4浇注位置的确定

1.5分型面的确定

第2章铸造工艺参数及其选择

2.1铸造收缩率

2.2铸件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2.2.1铸件尺寸公差

2.2.2机械加工余量

2.3最小铸出孔和槽

2.4起模斜度

2.5工艺补正量

2.6分型负数和反变形量

2.6.1分型负数

2.6.2反变形量

2.7砂芯负数、分芯负数和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2.7.1砂芯负数

2.7.2分芯负数

2.7.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第3章砂芯设计

3.1设置砂芯的基本原则

3.2砂芯的固定和定位

3.2.1垂直砂芯的固定

3.2.2水平砂芯的固定

3.2.3砂芯的定位

3.3芯头的尺寸和间隙

3.3.1芯头的结构

3.3.2芯头承压面积的核算

3.4芯撑和芯骨的选用

3.4.1芯撑的结构、类型与选用

3.4.2芯骨的结构与选用

3.5砂芯的排气

第4章浇注系统设计

4.1浇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4.1.1浇口杯设计

4.1.2直浇道和浇口窝设计

4.1.3横浇道设计

4.1.4内浇道设计

4.2浇注系统的类型和适用范围

4.2.1按断面积比例关系分类

4.2.2按内浇道的位置分类

4.3浇注系统尺寸设计

4.3.1公式法设计浇注系统的基本原理

4.3.2对浇注系统设计结果的校核

4.4灰铸铁件浇注系统尺寸设计

4.4.1浇注时间的确定

4.4.2浇注系统截面尺寸计算

4.5可锻铸铁件浇注系统设计

4.5.1浇注时间的确定

4.5.2浇注系统设计

4.6球墨铸铁件浇注系统设计

4.6.1浇注时间的确定

4.6.2浇注系统设计

4.7铸钢件浇注系统设计

4.7.1用转包浇注时浇注系统的设计

4.7.2用底注包浇注时浇注系统的设计

4.7.3浇注系统设计工程实例

4.8非铁合金铸件浇注系统设计

4.8.1铝合金、镁合金铸件浇注系统设计

4.8.2铜合金铸件浇注系统设计

4.9金属液过滤技术

4.9.1纤维过滤网

4.9.2陶瓷过滤器

第5章冒口设计

5.1概述

5.1.1冒口的种类

5.1.2冒口的形状

5.1.3冒口的位置

5.1.4冒口的有效补缩距离

5.2补贴

5.2.1均匀壁上的补贴

5.2.2局部热节的补贴

5.3铸钢件冒口设计

5.3.1铸钢件冒口的补缩距离

5.3.2模数法设计冒口

5.3.3热节圆法设计冒口

5.3.4比例法计算冒口

5.4铸铁件冒口设计

5.4.1灰铸铁件冒口设计

5.4.2可锻铸铁件冒口设计

5.4.3球墨铸铁件冒口设计

5.5有色合金铸件冒口设计

5.5.1铜合金铸件冒口设计

5.5.2铝合金铸件冒口设计

第6章冷铁、拉筋和出气孔设计

6.1冷铁的分类与作用

6.1.1外冷铁

6.1.2内冷铁

6.2铸钢件用冷铁

6.2.1铸钢件外冷铁设计

6.2.2铸钢件内冷铁设计

6.3铸铁件冷铁设计

6.3.1铸铁件外冷铁设计

6.3.2铸铁件内冷铁设计

6.4铝合金、铜合金铸件冷铁设计

6.4.1外冷铁

6.4.2铝合金、铜合金铸件的内冷铁

6.5铸筋设计

6.6出气孔设计

第7章铸型装配及铸造工艺设计实例

7.1型芯的烘干

7.1.1黏土砂芯、砂型烘干工艺

7.1.2有机黏结剂砂芯烘干工艺

7.1.3水玻璃砂型、砂芯烘干工艺

7.1.4烘干质量检验

7.2铸型的装配

7.2.1下芯

7.2.2合型

7.3铸造工艺卡

7.4铸造工艺图及铸件图

7.4.1铸造工艺图

7.4.2铸件图

7.5铸造工艺设计实例

7.5.1汽缸盖铸件

7.5.2大型齿轮铸件

7.5.3阀体铸件

7.5.4柴油机缸体铸件

7.5.5车床床身铸件

7.5.6汽车曲轴铸件

第8章铸造工装设计

8.1模样设计

8.1.1制造模样的材料及其性能

8.1.2金属模样的结构与尺寸

8.2模板设计

8.2.1模板的分类

8.2.2模底板的结构和尺寸

8.2.3模样及浇冒口在模底板上的装配

8.3砂箱设计

8.3.1设计和选用砂箱的依据和原则

8.3.2砂箱的分类及典型砂箱

8.3.3砂箱本体的结构设计

8.3.4砂箱的定位方式、结构和尺寸

8.3.5砂箱卡紧装置设计

8.3.6砂箱吊运装置设计

8.3.7对砂箱制造的技术要求

8.4芯盒设计

8.4.1芯盒的种类及特点

8.4.2金属芯盒设计的一般原则

8.4.3芯盒的结构

8.5其他铸造工装设计

8.5.1烘芯板设计

8.5.2砂芯检验工具和砂芯修磨工具设计

8.6铸造工装设计举例

8.6.1模底板和模板框设计

8.6.2模样和模板设计

8.6.3芯盒和烘干器设计

参考文献

铸造合金熔炼配料计算(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铸铁、铸钢、有色合金熔炼配料计算方法,全书工分为三篇,第一篇为铸铁熔炼的配料计算方法,第二篇为铸钢熔炼的配料计算方法,第三篇为有色合金熔炼的配料计算方法。全书总共15章,每章前配有配料说明、注意事项和关键点等。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篇铸铁熔炼的配料计算方法

第一章铸铁熔炼配料计算的基本知识1

第一节铸铁牌号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力学性能1

第二节合金元素对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7

第三节铸铁熔炼设备对化学元素增减的影响9

第二章铸铁熔炼配料计算对原辅材料的要求11

第一节金属炉料11

第二节燃料19

第三节熔剂21

第三章铸铁熔炼的配料计算23

第一节铸铁熔炼所需热量消耗的计算23

第二节冲天炉熔炼铸铁过程的热平衡计算24

第三节冲天炉熔炼底焦、层焦、层料(每批铁料)、熔剂、风量和风压的计算30

第四节石灰石需要量计算35

第四章冲天炉熔炼铸铁的各种配料计算37

第一节配料计算步骤和配料计算方法37

第二节配料计算用公式和配料计算例题37

第五章中频感应炉熔炼铸铁的配料计算60

第一节中频感应炉熔炼灰铸铁的配料计算60

第二节中频感应炉熔炼球墨铸铁的配料计算61

第三节中频感应炉熔炼蠕墨铸铁的配料计算72

第二篇铸钢熔炼的配料计算方法

第六章电弧炉熔炼碳素钢的配料计算82

第一节配料计算的意义、注意事项及原辅材料82

第二节熔炼碳素钢的配料计算方法83

第七章电弧炉熔炼合金钢的配料计算90

第一节采用氧化法熔炼高合金钢的配料计算90

第二节电弧炉熔炼合金钢的配料计算方法和实例94

第八章熔炼合金钢还原期调整成分的配料计算120

第一节还原期补加合金的计算公式和例题120

第二节采用杂乱合金钢屑返回料熔炼不锈钢的配料计算134

第三节查表配料计算法简介140

第九章中频感应炉熔炼铸钢的配料计算143

第一节中频感应炉熔炼碳素钢的配料计算143

第二节中频感应炉熔炼合金钢采用新料的配料计算144

第三节中频感应炉熔炼合金铸钢采用返回料和新料的配料计算151

第四节中频感应炉熔炼合金铸钢调整成分的配料计算158

第三篇有色合金熔炼的配料计算方法

第十章有色合金熔炼用金属炉料165

第一节回炉料、新金属和中间合金165

第二节配料计算应注意节省新金属和贵重合金173

第十一章有色合金熔炼设备简介175

第一节有色合金熔炼设备的基本任务和要求175

第二节有色合金熔炼设备175

第十二章铜合金熔炼的配料计算180

第一节常用铸造青铜和黄铜的化学成分180

第二节采用新料熔炼铜合金的配料计算181

第三节采用回炉料熔炼铸造铜合金用新金属调整合金元素的配料计算方法184

第四节采用回炉料加中间合金和新金属的配料计算190

第十三章铝合金熔炼的配料计算196

第一节常用铸造铝合金的化学成分196

第二节熔炼铝合金配料计算例题198

第三节铝合金熔炼调整成分的配料计算206

第四节熔炼铝合金元素含量超标用冲淡法的配料计算209

第十四章铸造镁合金和铸造锌合金熔炼的配料计算212

第一节铸造镁合金和铸造锌合金化学成分212

第二节铸造镁合金熔炼的配料计算213

第三节铸造锌合金熔炼的配料计算220

第十五章铸造钛合金熔炼的配料计算225

第一节铸造钛合金熔炼特点225

第二节铸造钛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配料计算225

第三节铸造钛合金熔炼配料计算例题227

附录化学元素周期表236

参考文献237

熔模精密铸造实践

内容简介

熔模精密铸造是一种少切削、无切削的铸造工艺,是铸造行业中的一项优异的工艺技术。

《熔模精密铸造实践》紧密结合当前铸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熔模精密铸造过程中涉及的原辅材料计算方法、熔炼浇注工艺,给出了提高精铸件质量的新工艺、新材料、操作细则和专项技术。

《熔模精密铸造实践》既有原理的叙述、工艺参数的给出,也有工厂的应用实例,可供铸造领域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企业技术工人在实践中参考。

目录

第1章熔模铸造工艺1

1.1熔模铸造发展概况1

1.1.1发展历史1

1.1.2现代熔模铸造1

1.2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2

1.3熔模铸造工艺的特点2

1.4熔模制造对模料的要求3

1.5模料3

1.5.1蜡基模料3

1.5.2石蜡低分子聚乙烯模料4

1.5.3树脂基模料5

1.5.4填料模料5

1.6制壳耐火材料6

1.7熔模铸造用黏结剂8

1.7.1水玻璃黏结剂8

1.7.2硅溶胶黏结剂8

1.7.3硅酸乙酯黏结剂9

1.8熔模铸造用硬化剂9

1.9熔模铸造用涂料10

第2章熔模铸造型壳制造11

2.1型壳铸造的基本情况11

2.2水玻璃型壳的铸造实践11

2.2.1正辛醇能改善涂挂性13

2.2.2磷酸氢二钠能提高型壳强度16

2.2.3水玻璃工艺的改进及质量控制17

2.2.4水玻璃黏结剂工艺的严细操作19

2.2.5水玻璃型壳新型硬化剂22

2.2.6水玻璃工艺的新开发26

2.3硅溶胶型壳的铸造28

2.3.1对型壳性能的要求28

2.3.2校正插块的应用30

2.3.3大平面上设置工艺钉31

2.3.4支撑架铸件的铸造工艺32

2.3.5调节臂铸件的工艺改善33

2.3.6狭槽灌浆工艺35

2.3.7大平面铸件的表面涂层强化处理36

2.3.8熔模铸造麻点麻坑缺陷的持续工艺改善37

2.3.9熔模铸造表面层制壳工艺的研究40

2.3.10锆英粉+熔融石英粉混合浆料的应用45

2.3.11带狭窄内腔叶轮的灌砂51

2.3.12涡轮熔模铸造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51

2.3.13硅溶胶熔模铸造工艺的改进措施55

2.3.14对熔模铸造现行制壳工艺的改进和讨论60

2.3.15熔模铸造负压充型加压凝固工艺生产发动机叶轮62

2.3.16面层喷浆65

2.3.17复合型壳工艺66

2.3.18硅溶胶涂料的质量控制及管理66

2.3.19有气密性要求的精铸件工艺68

第3章熔模铸造表面层耐火材料73

3.1精铸专用砂(粉)替代锆英砂(粉)的应用实践73

3.1.1迎接挑战挖潜降成本73

3.1.2精铸专用粉浆料的配制73

3.1.3精铸专用粉浆料的特性与维护74

3.1.4精铸专用砂(粉)的生产应用74

3.1.5结果与讨论77

3.1.6经济效益分析78

3.2改性刚玉粉脱壳性改善的应用研究79

3.2.1刚玉粉面层脱壳性差的缘由79

3.2.2利用面层材料内部相变机理降低残留强度的方法探讨79

3.2.3锆砂不锈钢面层及熔融石英碳钢面层脱壳性良好的原因及启示80

3.2.4严格按防粘砂理论对刚玉粉进行改性处理80

3.2.5试验结论80

3.3降低烧结温度及玻璃相对刚玉面层脱壳性的影响81

3.3.1刚玉面层脱壳性差的机理81

3.3.2材料内部相变微裂纹机制解决刚玉与面层脱壳性81

3.3.3仿照锆砂面层高温形成玻璃相解决刚玉面层脱壳性82

3.3.4外加物质生成足量玻璃相解决刚玉面层脱壳性82

3.3.5结论84

3.4钛合金熔模铸造耐火材料的研究84

3.4.1早期的研究——以石墨材料为主的阶段84

3.4.2中期的研究——以钨面层为主的多种材料和工艺阶段84

3.4.3近期的研究——以Y2O3为主的熔模陶瓷型阶段84

3.4.4耐火材料的发展85

第4章熔模铸造的型芯86

4.1熔模铸造对型芯的要求86

4.2熔模铸造用型芯的分类86

4.3熔模铸造型芯的应用实践86

4.3.1自制型芯86

4.3.2采用处理后一般型砂工艺生产精铸件88

4.3.3自硬型芯工艺在异型铸件生产中的应用89

4.3.4熔模铸造工艺应用树脂砂型芯92

4.3.5精铸覆膜砂型芯的开发应用93

4.3.6热压成型型芯95

4.3.7二元复合型芯96

4.3.8砂浆自硬型芯工艺97

4.3.9填料中氧化钠含量对陶瓷型芯质量的影响99

第5章熔模铸造的熔炼100

5.1铸钢的分类100

5.1.1按化学成分来分100

5.1.2铸件的牌号100

5.1.3铸钢的力学性能100

5.2铸钢的熔炼101

5.2.1金属材料101

5.2.2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对碳素钢力学性能的影响102

5.3铸钢熔炼的应用实践105

5.3.1炉底吹氩气精炼105

5.3.2对中频感应电炉脱氧的再认识107

5.4真空熔炼110

5.5钛合金熔炼111

5.5.1水冷铜坩埚凝壳熔炼111

5.5.2热源种类111

5.5.3感应凝壳熔炼112

5.5.4钛合金真空熔炼研究112

第6章浇注补缩系统的设计114

6.1浇注补缩系统设计要点114

6.2熔模铸造浇注补缩系统设计应用实践114

6.2.1有气密性要求的精铸件工艺114

6.2.2抗氧化钢铸件的熔模铸造工艺118

6.2.3阀门精铸件浇注系统设计实践122

6.2.4冒口的设计与计算124

6.2.5航空件浇注系统设计和实践131

6.2.6叉形铸件环形内浇道的应用135

6.2.7发动机用钛合金部件精密铸造工艺136

6.2.8CAE技术在熔模铸造上的应用138

6.3浇注系统设计经验小结138

第7章熔模铸造生产应用实例140

7.1模料处理140

7.1.1问题的提出140

7.1.2实验与机理140

7.1.3红蜡处理工艺参数142

7.1.4操作程序142

7.1.5验证和结果142

7.1.6模料酸值测定方法143

7.1.7分析方法143

7.2全自动低温蜡压蜡机的应用体会143

7.2.1结构原理及工艺参数144

7.2.2生产实例及工艺参数144

7.2.3应用体会145

7.3低温蜡六工位全自动射蜡机的研制及应用145

7.3.1设计布局146

7.3.2应用效果147

7.4精铸设备的节能改进148

7.5第三代脱模剂和清洗剂的研发和应用149

7.6二苯基碳酰二肼显色剂稳定性的改进152

7.7熔模铸钢2Cr13的热处理155

7.8覆膜砂型芯在熔模铸造中的应用157

附录一数理统计在化学实验室的应用161

附录二金相法测试镀层165

附录三用光谱仪检测材料元素时的注意事项168

附录四熔炼工上岗技能培训169参考文献175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三星好评(416+)
  • 情节曲折(209+)
  • 内容齐全(236+)
  • 速度慢(96+)
  • 种类多(368+)
  • 内涵好书(152+)
  • 盗版少(344+)

下载评价

  • 网友 冉***兮: ( 2024-12-26 23:41:44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瞿***香: ( 2025-01-05 07:47:55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通***蕊: ( 2024-12-29 23:54:2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权***波: ( 2025-01-13 02:32:59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田***珊: ( 2024-12-30 14:12:49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康***溪: ( 2024-12-28 09:51:14 )

    强烈推荐!!!

  • 网友 冯***丽: ( 2025-01-17 14:52:52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方***旋: ( 2025-01-17 20:12:2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濮***彤: ( 2024-12-27 20:07:1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权***颜: ( 2025-01-05 00:35:18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随机推荐